一、展会要点:
展会名称:第九届亚洲国际楼宇设施环保科技展
(The 9th Asian International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Facility Management and HVAC&R Show)
举办时间: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4日(星期五),10:00-18:00
同期举办:亚太设施管理与绿色智能建筑2010国际峰会
Integrate 2010 Facility Management Conference
其中布展时间: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6月1日 (星期二),09:00-20:00
撤展时间: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16:00以后
举办地点:香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会频率:两年一届
主办机构: 香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奥伟展览集团成员
组织参观机构:美国供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
亚洲智能建筑学会 建设服务的运作及维修行政人员协会
香港环保建筑协会 商界环保协会
香港电器工程商会 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
香港室内洁具协会 香港水喉洁具业商会
香港室内空气质量协会 香港建筑业承建商联会
环保建筑专业协会 屋宇装备工程师特许学会香港分行
深圳建筑行业协会 菲律宾协会侦探及防护介绍所经营者
研究所商场管理 注册消防服务装置商会
香港空调和制冷协会 香港建筑师学会
香港测量师学会 香港设施管理学会
香港工程师学会建筑服务部 香港工程科技学会
香港工程师学会机电部 澳门工程师学会
中国组团机构:广州中促展览有限公司/广州市博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二、展会概况
Asian Building Technologies每两年举行一次,现已成为亚洲地区最著名的建筑展之一。2008年的展会(第八届) 共有来自37个国家的497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包括中国、韩国及西班牙国家参展团,规模盛大,吸引了11525名观众参观、洽谈。历届参展的中国内地企业有:丹纳赫西特,顺德怡辉空调,广州新菱冷气集团等。
2010年的第九届展将通过加强与区域内各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继续邀请中国内地、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内专家和学者参加,并邀请相关行业发展项目。预计将有10个国家参展团,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个厂商参加,有15,000名观众入场。
三、展品范围:
楼宇自动化: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控制系统/设备,家庭自动化系统,酒店室内系统,集成的家庭网络,智能建筑产品及系统,无线控制系统,基于网络的控制,TCP / IP网络。
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空调系统,空气过滤设备,风扇,鼓风机及配件,加热/通风系统,暖通设备及配件,室内空气质量系统,管材和管件,水暖设备,制冷系统,通风系统及设备。
建筑和设施管理系统:建筑管理系统,清洗设备及维护系统,节能设备,能源管理与保护服务,设施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建筑物太阳能技术,通信设备及服务,测试和测量设备,废物处置系统,水/环境管理技术,水处理护理产品及系统。
五、参展手续:
凡申请参展的单位请认真逐项填写中国组团机构广州中促展览有限公司制定的《参展申请表》,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寄送或传真至中国组团机构。
遵照参展自愿、风险共担原则以及参展合约内由主办方制定的参展规则,请在提交申请表的同时将人民币3,000元的报名费付至中国组团机构,否则所报申请为无效将不被接受。
我公司在收到展商的申请表和报名费后将统一向各展商确认展位。展位一经确认,必须在一周内全款支付展位费用。报名后无论任何原因退展,报名费不予退回。
六、中国组团机构/咨询:广州中促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27-1号交通大厦南座1101 邮编:510100
联系人:李丹 (Eva Lee) E-mail:eva@chinpro.org
电话:+86 20 2237 2628 传真:+86 20 2237 2626
MSM:danli_1225@hotmail.com Website: www.chinpro.org
七.在香港和周边地区的未来前景:
这10个重大基建项目,包括跨境项目将加快,透过香港,包括香港的 29公里 的全球进入内地市场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速铁路。
在未来的环保追求,行业正紧紧围绕节约能源应用技术。此外,可再生能源是发展最快的全球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创造全球就业机会1.9百万 。
一种太阳能的研究和开发(R&D)的支援中心,为商务开放香港科学园。它标志着在太阳能技术进步的新起点为清洁和绿色未来的开始,是香港与广东省当局合作,转变为一个绿色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低污染,低能源消耗的城市群集中的地区,该计划旨在发展循环再造业。也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节能先进技术,减少排放。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花费4.5亿港币在政府现代化建筑物的能源问题效率上,并增加额外的4.5亿港币已经用于私人楼宇翻新上。
|